11月16日上午,由廣東(南海)鋁加工產業聯盟和佛山市南海區鋁型材行業協會主辦的2024廣東(南海)鋁加工產業技術大會在廣東南海開幕。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、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理事長范順科應邀出席,并作題為《攻堅克難 守正創新 全力推動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》的主題報告;大會總冠名單位、廣東鳳鋁鋁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玉金,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勞劍鋒,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秘書長靳海明,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、副廳長張康寧出席開幕式并先后致辭;廣東(南海)鋁加工產業聯盟常務副理事長盧繼延作《2024年廣東(南海)鋁加工產業聯盟工作報告》;佛山市南海區委常委、大瀝鎮黨委書記岑灼雄,佛山市南海區鋁型材行業協會會長、廣東華昌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潘偉深,江西省安義縣委常委、縣政府副縣長譚翼直,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德峰、輕金屬部主任莫欣達,佛山市南海區鋁型材行業協會秘書長蘇天杰,與來自全國鋁加工產業鏈和供應鏈的2600余名代表出席大會。
有色協會副書記、加工協會理事長范順科作主題報告
范順科在報告中首先介紹了2023年以來我國鋁加工業運行情況:一是鋁材總產量持續增長。2023年我國完成鋁加工材綜合產量4695萬噸,比上年增長3.9%,延續增長態勢,但細分領域分化,其中鋁擠壓材產量2340萬噸,增長8.8%;鋁板帶材產量1350萬噸,下降2.2%;鋁箔材產量510萬噸,增長1.6%。二是鋁材消費喜憂交織?!靶氯龢印毕嚓P產品保持持續快速增長,建筑鋁型材、建筑模板型材等傳統消費則連年下降。三是出口雖降,但仍保持高位。2023年受海外用戶去庫存等影響,我國出口鋁材528萬噸,比上年下降14.5%,但仍處于歷史第三高點,其中出口鋁擠壓材113萬噸,占21.4%;出口鋁板帶材277萬噸,占52.5%;出口鋁箔材131萬噸,占24.8%。四是盈利收縮。22家上市公司的利潤總額比上年下降20%,全行業盈利收縮幅度估計更大。五是科技創新持續強化。全行業在合金牌號開發、專利、標準、科技成果、智能制造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突破。六是綠色低碳穩步推進。綠電鋁應用持續提升,產品廣泛銷往國際市場;再生鋁占全口徑鋁消費量近20%,再生鋁與鋁加工融合發展漸成趨勢;綠色工廠不斷涌現,分布式光伏電站日益普及。七是產業鏈競爭力強,供應鏈安全可靠。龍頭企業進入國際一流陣營,裝備和原輔材料保障力強。八是在生產規模、創新能力、盈利能力、全球化等方面,與奧科寧克、諾貝麗斯、海德魯等國際巨頭仍有較大差距。
范順科隨后分析了我國鋁加工業面臨鋁消費趨頂,建筑型材壓力更大;競爭加劇,內卷升級;碳約束壓力凸顯;貿易摩擦持續加??;房地產和光伏企業違約風險;安全生產事故頻發等六個方面的主要問題和挑戰。
范順科最后指出,雖然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,但我國鋁加工業仍然大有可為,大有作為,希望大家攻堅克難、守正創新、全力推動鋁加業高質量發展,并給出了八條路徑:一要對標國際一流企業,全面提升綜合實力;二要堅持擴大鋁應用,穩定鋁消費基本盤;三要加強自主創新,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;四要加強裝備升級改造,不斷提高智能化水平;五要堅持綠色低碳發展,不斷加大綠電鋁、再生鋁等低碳鋁的應用;六要堅持推動鋁材及制品高水平出口,打造更高質量的“外循環”新發展格局;七要加強風險防控,活著永遠比發展更重要;八要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,加強行業自律。
靳海明在致辭中重點介紹了鋁擠壓細分行業的新變化、新特點、新趨勢,并對廣東鋁加工產業的發展給予了充分肯定。他指出,多年來廣東為推動我國鋁加工,尤其鋁擠壓行業的發展發揮了引領示范作用,在全國的地位舉足輕重。
福建省南平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、總工程師路寶坤,德國綠城集團高級專家Wilhelm Reif,瑞士M-TD公司合伙人Olivier Rey分別就輕量化、工業4.0、大型材擠壓工藝作專題技術報告。大會對有關先進單位和個人進行了表彰。16日下午,大會還將設置熔鑄、擠壓、表面處理、深加工等七場分論壇,全方位、多角度深入交流探討我國鋁加工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。
大會期間,范順科還與廣東重點鋁加工企業主要負責人就當前行業運行情況、取消鋁加工材出口退稅等熱點話題進行了深入溝通交流。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兼鋁部主任盧建參加有關活動。
廣東鳳鋁副總經理林玉金致辭
佛山市南海區政府副區長勞劍鋒致辭
加工協會秘書長靳海明致辭
陜西省工信廳黨組成員、副廳長張康寧致辭
南海鋁協會長、廣東華昌集團董事長潘偉深出席會議
聯盟常務副理事長盧繼延作工作報告
會場一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