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5日下午,2024年中國銅管、棒企業論壇在安徽省銅陵市召開,10家重點銅管、棒企業主要負責人出席。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、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理事長范順科主持論壇。
今年以來,中國經濟面臨“有效需求不足、部分行業產能過剩、社會預期偏弱、風險隱患仍然較多,國內大循環存在堵點,外部環境的復雜性、嚴峻性、不確定性上升”等問題和挑戰,但是“經濟回升向好、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”。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會議指出:要強化行業自律,防止“內卷式”惡性競爭。我國銅管、棒行業也相應出現了新情況、新變化,一是行業內卷嚴重,銅管棒產能相對過剩,產品同質化,而市場總體需求趨向飽和,企業間競相壓價時有發生;二是建筑、裝飾等傳統領域消費下滑,新興產業快速發展,帶動行業“黃減紫增”現象愈發明顯;三是銅鎳合金管材、耐磨復雜銅合金、高端精密銅棒材等少數產品仍與世界先進水平有差距,科技創新仍需加強;四是銅價居高不下,企業現金流壓力較大,以鋁代銅、以鋁節銅被持續關注和逐步應用。
面對新形勢新挑戰,為推動銅管、棒行業高質量發展,與會企業家重點圍繞行業面臨的形勢和挑戰進行了座談交流,就如何推動高質量發展達成四點共識:
一、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
一要建設銅管、棒現代化產業體系。著力提升企業高端化、綠色化、智能化水平,建設具有完整性、先進性、安全性的中國銅管、棒產業體系,保持全球領先地位。
二要加強自主創新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,必須依靠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、新模式、新動能,才能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。我國紫銅管、棒生產工藝在20多年前就是靠顛覆性前沿技術取得了全球領先,全行業要繼續發揮敢于創新、勇于創新的精神,在合金研發、技術革新、新產品開發、產業鏈延伸等方面協同發力,構建產業創新發展新格局。
三要全面提升軟實力。在行業標準、專利、企業品牌價值、科技獎等方面也要積極建樹,打造企業發展護城河。全行業要注重知識產權保護,重視人才隊伍建設,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。
二、努力推動高水平出口
一要積極應對國際政治、綠色壁壘、貿易摩擦、產業鏈脫鉤等風險,積極應訴貿易摩擦案件,充分發揮政府、行業協會、企業和國外用戶四方機制作用,逢案必應。
二要繼續推動銅管、棒產品高質量出口。要繼續鞏固我國銅管、棒產品在國際貿易競爭中的領先優勢,大力開拓東南亞、非洲、中東、南美等新興國家需求,持續擴大國際市場份額。
三要加強國際化戰略布局,提升國際化經營程度,穩慎推進海外建廠。
三、重視傳統領域消費下滑和“以鋁代銅”的風險
一要主動適應外部環境,積極應對市場需求變化。正視市場中近年來“黃減紫增”現象以及傳統消費領域下滑的風險,對新產品的開發到價格的確定乃至經營思路和方法等做相應的調整。一方面,在傳統消費領域要依據市場和用戶要求,主動調整產品結構,積極向深加工延伸;另一方面,要不斷開發新產品、開發高附加值產品,充分滿足新興產業需求。
二要重視“以鋁代銅”的風險。鋁憑借明顯的價格優勢,以及良好的物理性能和豐富的儲量,對銅造成明顯的替代威脅,“以鋁代銅”在家電和電線電纜行業已有研究和應用。國內銅管、棒企業要重視和關注,充分認識到市場風險,加強新產品研發和技術儲備。
四、強化行業自律,防止“內卷式”惡性競爭
一是要謹慎投資,加強產能合作。我國現有銅管、棒項目產能規模,至少可以滿足2026年的需求。除裝備升級改造和產能填平補齊外,原則上不建議再新增產能。
二是共同營造和維護好的產業生態。要樹立行業命運共同體意識,積極溝通交流,規范市場秩序,促進公平競爭,強化行業自律,防止“內卷式”惡性競爭。
本次論壇由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主辦。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、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理事長范順科,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建國,寧波金田銅業(集團)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樓城,浙江力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駱越峰,江蘇萃隆精密銅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陸明華,江銅集團銅加工事業部董事長李道松,金龍精密銅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新春,寧波博威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周煜,寧波長振銅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卡迪,常熟中佳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欽海,常州潤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傳來,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秘書長靳海明出席論壇。